查看原文
其他

吕舟|文明视角下的世界遗产

教席秘书 UNESCO 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
2024-09-08
编者按为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遗产保护利用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UNESCO Chair)倡议发起并联合教科文组织相关教席单位和二类机构共同主办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学术论坛在线上召开。论坛期间,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空天研究院等2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著名学者共同围绕世界遗产与世界文明、世界遗产与考古、海洋遗产与丝绸之路、文化景观、人居型遗产、活态遗产、历史城镇等不同的遗产类型所面临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就不同院校、不同专业间如何开展合作,围绕目前世界遗产领域国际人才短缺,利用世界遗产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的经验不够丰富等问题,分别从理论到案例,从国际实践到国际传播、从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进行讨论。 为促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学术论坛成果分享交流,推动遗产学术共同体发展,论坛秘书处整理了所有参会嘉宾的发言内容,经作者授权,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参会嘉宾发言内容,供遗产研究者及遗产爱好者学习参考。


文明视角下的世界遗产

吕舟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

导言

我报告的题目是《文明视角下的世界遗产》,从人类文明的视角来看世界遗产名录上的项目。《世界遗产公约》经过了五十年的时间,反映了一个理想:把人类视为一个整体,共同来保护他们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当然今天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如跨文化对话、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尽管世界遗产发展过程中,面对了很多挑战,出现了很多问题,但今天回望,会发现这50年的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公约》规定要制定一个世界遗产名录,该名录是世界遗产委员会按照自己制定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标准遴选的。1977年制定了第一版标准,即《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其中包括了文化的六条标准、自然的四条标准,并对文化遗产提出了真实性的要求、对自然遗产提出了完整性的要求。197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了第一份世界遗产名录,这份遗产名录只有12个项目。到2022年,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世界遗产名录上已有1154个项目。当我们在深入的去看这些遗产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时候,世界遗产并不是分布于各个国家的孤立的对象,而是呈现了一幅整体性的、立体的、生动的一幅人类文明的宏大的画卷。


1.人类起源与人类文明

按照现在人类学的研究,人类起源是从非洲走向世界的一个过程。如图1。

图1 人类迁移示意图

世界遗产名录上的项目反映了这一个情况。坦桑尼亚1979年列入的世界遗产名录的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Ngorongoro Conservation Area)发现了早期直立行走类人的两足动物的脚印,反映了人跟猿开始逐步分离,从地上站起来的过程。1999年,20年之后,南非的古人类遗址(Fossil Hominid Sites of South Africa)被列入到世界遗产名录当中,其中包括了南方古猿的遗存。图中是被称为“汤恩小子”的头骨化石。这一遗址见证了从四百五十万年前到两百五十万年前人类的演化过程。西班牙的阿塔皮尔卡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Atapuerca)发现了欧洲最早的人类化石的遗迹,可以追溯到一百万年前。北京周口店(Peking Man Site at Zhoukoudian)是七十万年前到二十万年前的从猿人到早期人类在东亚地区活动遗存。印度尼西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桑依兰早期人类遗址(Sangiran Early Man Site),是大约一百五十万年前人类的生活遗迹。通过这几个世界遗产名录上的遗址,就可以大致的来看到一个古代人类走出非洲迁徙过程的依据。

世界遗产名录关于文明史的表达是比较充分的,这张图反映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世界主要文明的分布情况。从世界遗产名录上古文明遗址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文明的基本特征,从两河流域的遗址到古埃及,到爱琴海文明,在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Ruins at Moenjodaro),反映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个地区的高度发展的文明。2019年良渚(Archaeological Ruins of Liangzhu City)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反映了中华文明在5000年前左右如同“满天星斗”的发展状况。


2.产业景观

产业遗产在世界遗产名录当中也有很有趣的反映。比如安道尔的克拉罗尔大峡谷(Madriu-Perafita-Claror Valley),它反映了一个早期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形态,是跟环境之间互动而形成的一种景观。法国的圣埃米伦的葡萄种植园(Jurisdiction of Saint-Emilion)的文化景观。在文化景观当中,也有亚洲地区的稻作文化,比如巴厘岛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 of Bali Province),还有像大家都熟悉的我国的哈尼梯田,都属于稻作文明当中的独特的文化景观,反映了农业社会的发展,环境、信仰、生产活动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墨西哥的龙舌兰种植区(Agave Landscape and Ancient Industrial Facilities of Tequila)生产龙舌兰酒,出现半工业化的形态。还有像哥伦比亚的咖啡文化景观(Coffee Cultural Landscape of Colombia)等,这些都在世界遗产名录当中有反映。当然还有工业遗产,内容也很丰富。


3.信仰与宗教

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遗产的领域开始强调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关于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与当时对于与世界遗产名录项目整体评价有关,人们认为还有很多独特的文化并没有能够在世界遗产名录当中反映出来,提出了名录反映出的不平衡性。信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202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日本北部的绳文史前遗址群(Jomon Prehistoric Sites in Northern Japan)当中,可以看到圆形的祭祀类遗址,是由石头排列出的环形的遗存。绳文遗址距今一万年左右,是一个很原始的史前社会。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东南部,有一个很著名的巨石阵,哥贝克力巨石阵(Göbekli Tepe),也是用了这样的一个环形的形式,反映了一万多年前,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人们的信仰相关。我中国讲天圆地方,把环视为一种完形,视为一种信仰的标志性表达,但是同样的内容,在日本,在土耳其,在英国的埃夫伯里周围的这个巨石阵都能看到。甚至在非洲塞内加尔和冈比亚的交界处也有石圈(Stone Circles of Senegambia),在这个地区100公里宽的地带当中,集中了大量这样的石圈。它们的年代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延续到16世纪。这种形态反映了人类信仰中的共性。今天对这种信仰或早期的宗教的发展还还缺乏深入的理解。从这几处遗产分布的情况来看,从亚洲到欧洲到非洲的广大地区都存在这样的信仰。

信仰发展成为宗教。世界上三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祖诞生地尼泊尔的兰毗尼(Lumbini, the Birthplace of the Lord Buddha)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伯利恒的耶稣诞生地(Birthplace of Jesus: Church of the Nativity and the Pilgrimage Route, Bethlehem),201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耶路撒冷做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和伊斯兰教的圣地,也在世界遗产名录上。除这三个宗教之外,在世界遗产名录上,还有有众多其他宗教的遗存。比如墨西哥的特奥蒂瓦坎(Pre-Hispanic City of Teotihuacan)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着宏伟的金字塔,是反映人类的山岳崇拜的圣地遗址。澳大利亚的乌卢鲁国家公园(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1987年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4年又增加了文化的内容。它反映了当地的阿南古土著人的信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社会传统信仰的表达。汤加里罗国家公园(Tongariro National Park),1993年,补充了文化遗产的标准六,被作为双遗产放在世界遗产名录当中。汤加里罗国家公园被视为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第一处文化景观。它反映了毛利人的文化和传统。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与宗教相关的丰富的遗产对象,比如津巴布韦的马托博山(Matobo Hills),该遗迹有大量的岩画,其独特的花岗岩形成的石球成为一种奇特的景观,也成为一种崇拜的对象。秘鲁的圣城(Sacred City of Caral-Supe)是美洲最古老的文明的中心,有5000年的历史。哈萨克斯坦的苏莱曼神山(Takht-e Soleyman),也是中亚地区的信仰的中心。智利的复活节岛(Rapa Nui National Park)的信仰也很独特。对于它们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人们尚不知道这些信仰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其他还有一些类似的文明中心,比如说1983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马丘比丘(Historic Sanctuary of Machu Picchu),1985年列入的贝宁的阿破美皇宫(Royal Palaces of Abomey),都反映了当地的宗教或信仰。200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肯尼亚的卡亚圣林(Sacred Mijikenda Kaya Forests),按照当地人的信仰,这里是故去的人的聚集地,对于肯尼亚人来说人死了以后,就都会进入到这个地方。这里成为他们一个祖先崇拜的信仰的中心。苏炳琦先生讲中华早期文明呈现“满天星斗”的景象,这些与信仰相关的遗产地放在一起的时候,其实人类的文明同样是满天星斗,呈现出极其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图2中,三个红色的标记是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蓝色的星星反映了信仰的多样性。

图2 宗教信仰分布图

4.文化传播
4.1 佛教艺术

世界上多样的文化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不是孤立的。当然文化形成的过程有相对独立的环境背景影响,但是文化之间经常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性,构成了一种网络体系。如果以佛教艺术为例,从兰毗尼释迦摩尼佛出生开始,,然后在次大陆上修行传道,从而形成了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印度的桑吉(Buddhist Monuments at Sanchi)保存了大量佛教遗存,再到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形成了佛教健陀罗艺术形态。佛教经过西藏地区传入中国,大足石刻附近的麻浩崖墓刻有东汉时期的佛造像。它的出现之早,反映了它独特的传播路线,与通常说的佛教西来可能不完全是在一条路线上。考虑到丝绸之路的身毒古道,这个区域存在早期的佛教传播路线是可能的。佛教从印度传到阿富汗,从阿富汗传入西域,再传入中原。到了洛阳,再从洛阳延伸出去,如北魏的云冈石窟。在洛阳北魏开始建造的龙门石窟,到唐代的卢舍那大佛就呈现中国化的特征。再向西到敦煌,形成了佛教的从东向西的传播的过程。向东,佛教继续进入到朝鲜半岛,然后到日本。又形成了反映朝鲜半岛和日本地区审美特征的佛教建筑和造像。同时,佛教也从印度进入到东南亚地区。在东南亚地区,留下了一些重要的佛教遗存。在中国,云冈石窟还保留了比较多的外来文化的痕迹,龙门石窟逐步本土化,到大足石刻就完全本土化了。整个佛教在中国发展的过程,就是从外来到本土的过程,最后变成了一个非常体现本土文化特征的宗教。

图3 佛教的传播路径

佛教传播到朝鲜半岛,也留下了很多重要的遗迹,比如韩国建于八世纪,相当于唐代的石窟庵和佛国寺(Seokguram Grotto and Bulguksa Temple)。这是保留下的比较早的佛教遗存,它的造像和唐代的造像很接近。日本的法隆寺的佛教遗址(Buddhist Monuments in the Horyu-ji Area)是公元七世纪到八世纪的佛教的传播的见证。唐招提寺保存的鉴真和尚像反映了佛教从中国向日本传播的过程。斯里兰卡的波隆纳鲁沃城(Ancient City of Polonnaruwa)佛塔保留了桑吉大塔的特征,同时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到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Borobudur Temple Compounds)又呈现出另外一种景象。那进入东南亚地区以后,泰国的阿育他亚大城(Historic City of Ayutthaya)在印度佛塔的基础上又呈现出本地化的形态。佛教在文化传播过程当中,融合一些本土的特征,甚至和其他宗教融合,不断演化形成新的形态,使佛教文化在各个国家又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4.2 香料之路

香料之路是另一条古代的文化传播的路线。它是从东南亚地区经过印度次大陆,然后再到阿拉伯半岛,之后进入北非,再进入欧洲的商业和文化传播过程。

图4 香料的传播路径

早期文明中,埃及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埃及的文化后来又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沙特阿拉伯2008年列入世界遗产的赫格拉考古遗址(Hegra Archaeological Site)。可以看到在这个遗迹当中,有明显的希腊的三角山花。当然埃及的一些装饰要素对于它的形态有所影响。请注意它屋顶上出现的那种三角形的的墙。另外一个非常著名的遗存是约旦的佩特拉(Petra),它反映了希腊和罗马的建筑形态的影响。我们沿着这条路线到利比亚的古镇加达梅斯(Old Town of Ghadamès),它是一个阿拉伯的村镇,是沙漠绿洲上的商道的组成部分,它的建筑形态,墙角上出现的尖的女儿墙式的墙体,跟赫格拉考古遗址当中的建筑的造型是一脉相承的。


4.3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从泉州出海,经过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次大陆,进入波斯湾,再经土耳其等等这些地方一直进入到欧洲。

图5 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泉州在去年(202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被称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近年有几个重要的水下考古案例,一个是前些年的南海一号,在上面出水了数量惊人的瓷器;另一个是最近正在发掘中的长江二号,它同样运载了大量的瓷器。这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瓷器的贸易,这其中有很多是景德镇的瓷器。景德镇的瓷器在两条船上都有发现。在古代的贸易中,瓷器受到从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到阿拉伯到欧洲的人的喜爱。航海的时候为了使船的吃水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要有压舱石,在商船上会用瓷器作为压仓的货物。两艘沉船南海一号是宋代的,长江二号是清代的,两个相隔了1000年左右,货物始终在源源不断地输送出来。在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有着最丰富的瓷器的收藏,而且它有极精美的元代青花瓷的收藏。托普卡帕皇宫所在地伊斯坦布尔历史城区(Historic Areas of Istanbul)也是世界遗产。在伊朗也有着丰富的中国瓷器的收藏。在西班牙的巴伦西亚,有一个丝绸贸易厅(La Lonja de la Seda de Valencia),在199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15世纪到16世纪的时候建成的哥特风格的建筑,是当地丝绸贸易的交易场所,到现在当地还延续着叫做“法雅”的节庆活动,大家要穿着漂亮的丝绸服装在街上游行,反映了丝绸对于西班牙的影响。威尼斯是16世纪的海上贸易中心城市。在威尼斯画派中,一些画家,如乔凡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的绘画中就出现了大量的青花瓷的形象。证明了那个时代,中国青花瓷对欧洲的影响。世界遗产名录已经勾勒了一幅海上丝绸之路的图景。


4.4 伊斯兰艺术

伊斯兰的装饰和建筑艺术的转播也很典型。伊朗有一种独特的装饰方式叫波斯细密画,这种装饰风格在建筑上也得到了反映。波斯作为两河地区文明的中心,对周边的地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源于西察合台汗国的帖木儿在14世纪以乌兹别克的撒马尔罕为都城建立起了他的帝国,并扩张到中亚、美索不达米亚等广大地区,成为控制东西方之间联系纽带的强大势力。14世纪也是波斯细密画发展的全盛时期,受到帖木儿帝国的影响,波斯细密画进一步与阿拉伯艺术、中国艺术相融合,并对这些地区的建筑装饰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装饰风格在伊斯法罕的王侯广场(Meidan Emam, Esfahan)、大马士格大清真寺(19世纪失火后重建)、撒马尔罕都得到了呈现。这种装饰风格向西,随着阿拉伯人的势力,影响到了西西里。在西西里的阿拉伯-诺曼风格建筑(Arab-Norman architecture)中可以看到和大马士格大清真寺近乎一样的装饰形态。阿拉伯-诺曼建筑风格,虽然外观可能是罗马风的,但其室内装饰充分反映了阿拉伯地区文化的影响。在西班牙的阿尔布拉罕宫以及塞维利亚都也可以看到同样的建筑装饰风格。元代对于天文观测非常关注,在登封的天地之中建筑群(Historic Monuments of Dengfeng in “The Centre of Heaven and Earth”)中包括了一处元代的观象台。在元大都中也建有观象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Samarkand – Crossroad of Cultures)同样也有一个观象台的遗迹,反映了蒙古帝国以及之后的元朝和四大汗国,以及帖木儿帝国之间的文化联系。帖木儿帝国衰落之后,其后人向东在南亚次大陆建立起了卧莫尔帝国。卧莫尔的建筑艺术风格又和撒马尔罕、伊斯法罕、大马士格的装饰艺术存在明显的关联关系。莫卧儿王朝的装饰风格在巴基斯坦的拉合尔(Fort and Shalamar Gardens in Lahore)的园林和宫殿,印度的泰姬玛哈陵(Taj Mahal)得到了清晰地表达。

图6 伊斯兰艺术传播路径

4.5 地理大发现
图7 地理大发现示意图

地理大发现是西方文化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西方文明汲取东方及其他地区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也伴随着罪恶和黑暗,如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

197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塞内加尔的戈雷岛(Island of Gorée),是那个时代把非洲的奴隶集中到这里,再运往美洲的转运点。而201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巴西的瓦隆古码头(Valongo Wharf Archaeological Site),则是非洲在美洲登陆的地方。记载有差不多九十万非洲的奴隶在瓦隆古码头上岸。这两处反映了奴隶贸易的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

图8 地理大发现对各地建筑风格的影响

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来看,随着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它们的航海活动经过印度的果阿(Churches and Convents of Goa),形成了果阿的建筑的形态;之后进入到马六甲海峡,在马六甲也留下了他们的遗存。再进入南海,在菲律宾维甘(Historic City of Vigan)形成了具有南欧风格的城市。之后再到澳门形成了与本地建筑并峙的教堂、公共建筑、商店等形成的历史城区。20世纪初到了鼓浪屿,欧洲、美国、英国、日本的多种文化汇集在这个1.8平方公里的岛上,与本土文化相互交织,最后被华侨文化所融汇,形成独具特色的“厦门装饰风格”。综上可以通过串联起这些世界遗产名录上的遗产地,重现人类历史上文化碰撞、传播、融合的过程。


5.结语

《世界遗产公约》经过50年的发展,1154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地被列入到了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这些遗产地,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人类文明相互联系的系统,而这个系统也恰恰反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实。《世界遗产公约》就是呼吁全世界团结起来,全人类一起来保护自己共同的遗产;当然它也为更系统化地认识人类文明演化过程提供了物质见证。

谢谢大家!


可以直接观看视频全文:
温馨提示: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字整理:张文鼎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字校审:吕舟 老师




陈寿田|世界遗产5C战略的良渚实践

肖时珍|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 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对话:武陵源的蝶变

李江敏|遗产教育与人才培养

邵甬|人居型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张玉钧|从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到国家公园的完整性

保继刚|哈尼梯田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詹长法|国际语境下海洋考古遗产的探索与保护

王心源|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实在性与评价标准真理性的思考——兼谈作为一门科学的文化遗产研究是可能的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UNESCO 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